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綜合報道
分享

全運會首次跨境比賽舉辦

自行車賽上感受大灣區融合發展

本報記者 王 亮 富子梅 馮學知

2025年11月09日08:22   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
點擊播報本文,約

  “這是我人生中的一段美好回憶!”11月8日下午2時17分許,在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公路自行車男子個人賽中,43歲的澳門隊選手崔慶華隨著大集團一同沖線,終於在“家門口”圓夢全運會。

  距離崔慶華首次參加全運會,已過去10多年。如今他萌生重返全運會的念頭,是因為本次比賽意義非凡——這是全運會歷史上首次舉辦跨境比賽。

  此次公路自行車男子個人賽,共有來自內地及港澳的103名運動員參加。上午9時,從廣東省珠海博物館前的情侶路發車,車手經過港珠澳大橋至澳門、香港,再折返珠海,全程231.8公裡。

  上午9時23分左右,車手開始進入澳門賽段。澳門單車總會會員大會秘書陳桂順介紹,有5名澳門車手參加本次比賽。備賽期間,作為專業協會,澳門單車總會多次提出建議,持續優化澳門段的賽道設置。

  “創造歷史!非常圓滿順利。”十五運會澳門賽區籌備辦公室主任潘永權表示,首次跨境賽事為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發展提供了諸多有益借鑒。他期待未來有更多賽事及活動在大灣區舉辦。

  車手行至香港賽段,沿途氣氛熱烈。為方便群眾觀賽,主辦方還在車隊掉頭處附近設立了可容納數百人的觀賽區。“來了!來了!”11時14分左右,3名車手率先進入觀眾視線,隨后大部隊又從觀賽區前疾馳而過,觀賽區的加油聲一直持續到車隊身影遠去。雲南隊選手李楨對此印象深刻:“很多觀眾沖著我喊加油、‘雷猴’,特別熱情。”

  經過5個多小時的騎行,山東隊劉志城率先撞線。十四運會場地自行車男子全能賽金牌得主、北京隊選手薛超華和雲南隊選手胡海杰分獲銀牌和銅牌。

 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珠海賽區執委會副秘書長,執委會競賽部部長閔雲童表示,本次比賽車手途經三地,實現6次“無感通關”,保証了比賽的流暢,也彰顯了大灣區在機制銜接、技術協同與組織統籌方面的創新成果。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11月09日 05 版)

(責編:唐宋、梁秋坪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分享到:
推薦閱讀